哈佛醫學院:用音樂為心臟“調音”
音樂有著極其強大的力量。 它既能讓聞者歡欣雀躍,也能讓其痛哭流涕。 有人認為音樂能夠滋養靈魂。 不僅如此,它還可能給搏動的心臟帶去好處
可別搞錯了,每天聽幾首莫扎特不能清掃堵在動脈里的斑塊,也沒法修復破損的心臟瓣膜。 但音樂能讓你更舒心地度過心臟手術、心臟病發作、中風的恢復期、緩解壓力,甚至降低血壓……
古時,音樂與療愈不曾分家?!八帯钡姆斌w字“藥”中就包含了“樂”字。在古希臘,音樂被用于舒緩壓力、促進睡眠、緩解疼痛;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也曾將詠唱與吟唱作為治療儀式中重要的部分。西方醫學中,隨著醫學的藝術性逐漸被科學性所取代,音樂與療愈的聯系也越來越淡……
近年,音樂療愈師用聲音療法為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慢性病痛、藥物濫用等病癥治療時展現出的卓越療效才讓音樂再次進入醫學界的視野……
1980年起,研究人員們將注意力放到了音樂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上。大多數研究主要針對個體變量,例如血壓、心跳、動脈內血液流量等;但也有少數科學家觀察了音樂對人體整體的影響。例如:
△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一隊由護士主導的研究人員發現,因心臟問題臥病在床的多名患者在聽30分鐘音樂后比沒聽音樂的患者血壓更低、心跳更慢、壓力更小
△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另一隊同樣是護士主導的研究人員發現,經歷過心臟病發作而幸存的患者在安靜環境里聽20分鐘舒緩音樂后,相較于同樣在安靜環境里但沒聽音樂的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的焦慮明顯降低
△ 在位于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阿伯特西北醫院,同樣是剛經歷過心臟手術的患者,術后馬上開始聽音樂的患者比單純靜養的患者更加平靜,并更少表示疼痛
△ 在位于美國巴爾的摩市的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讓多名實驗志愿者聽著音樂或舒緩錄音的同時測量了他們的前臂血流量(血管健康指標)。 結果顯示,志愿者的血流量在聽歡快的音樂或舒緩的錄音時明顯上升,而在聽引發焦慮情緒的音樂時明顯下降
△ 一項在香港展開的研究顯示,年齡較大的實驗志愿者在連續四周每天聽25分鐘舒緩音樂后,收縮壓(血壓讀數中高的那個數字)平均降低了12點、舒張壓(血壓讀數中低的那個數字)平均降低了5點,而對照組志愿者的血壓則沒有變化……
上一新聞:中醫對感官的運用令人們信服
下一新聞:音藥-音療冥想,讓心歸位。